少年游

有些人喜欢给年轻人讲,现在不要追求享乐,或者不要追求一些看起来很高远的理想,应当“什么年纪做什么事”,等将来有时间再来做那些。这句话可以套用在很多场合用来教育年轻人,比如创业、旅行、升学、娱乐等等。那么这时候我便想起一句诗:“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我觉得这个千古名句很好地揭示了一个辩证关系:极端理想主义和极端现实主义的关系。极端现实主义的人觉得理想是害人的东西,犹如《肖申克的救赎》里的Red,应该认准当下的道路,一条道走到黑。这样固然可以在将来某天获得较好的生活条件,但是“终不似少年游”,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极端理想主义的人觉得当下的事情是无所谓的,应当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极端潇洒,一心要一鸣惊人,务虚而不务实。这样的人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可以获得“买桂花同载酒”的虚荣,但是将来终究无法发出“终不似少年游”的感叹,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把自己的优厚条件都挥霍光了,老了没办法潇洒了。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发现,说出“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人,表面忧郁,其实反而是幸福的,因为他不仅“少年游”过,老了还可以“买桂花同载酒”。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我认为这是一个较完美的人生状态。人生在世也应当这样,年轻的时候要有所追求,适当潇洒,但是要为老了之后也能同样潇洒创造条件,潇洒要“利滚利”、“正循环”。

线粒体
线粒体

资深瞎折腾家

文章: 86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