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社会角色及饭圈之突发奇想

今天研究了一些社会角色理论,又看了知乎上一些关于饭圈的问答,产生了一些想法。

人是政治动物,本性如此。任何人都要从事政治活动,即便从事不了真正的政治活动。也要找个类似的代替。这样一来就可以给自己找个社会角色,满足自己的群体认同需要。这也可以看作是社会化的一个过程。人们总是倡导“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其实没有谁能真正一个人唱独角戏,都得找个组织。再精英的人、想法再具有颠覆性的人,也没有“飘然思不群”的——除了神经病。社会角色一形成,人的言行就有了框架,办事也有了自信。饭圈也一样,那些粉丝进入饭圈党同伐异,其实也算是一种精简版的政治斗争。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圈,你在你的圈,我在我的圈,几个圈互斗是常有的。只不过我们大多数圈联合起来,把看起来最逆天的那个圈叫作“饭圈”罢了。

为什么饭圈看起来最逆天呢?我觉得通过我认识的一位饭圈朋友李四的言行能很好地说明原因。李四最重外表,喜欢包装;饭圈也是这样,一切以感官刺激优先,谁长得好看谁地位高,所以她包装自己才有地位。但她私下里并不太重视德行,饭圈也一样,那些“名流”有几个不是富豪们胯下的玩物?只不过李四还没到那种地步(她最好永远别到)。光是这两条,就足以让饭圈在其他众圈中格格不入了。因为别人至少是靠才能,也重私德。但这并不是说饭圈人少势弱才造成这种现状,恰恰相反,虽然饭圈只有一个,但人并不少。饭圈逆天是因为这两条本身就逆天,其他圈不推崇,反过来显得它更逆天。

再社会化是相当痛苦的,所以一个人若想换个社会角色,换个圈,也非伤筋动骨扒皮不可。

线粒体
线粒体

资深瞎折腾家

文章: 72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