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学生平台的合理性

按:本文作于2023年11月15日,此为首次公开发表。2023年7月,笔者开始开发学生社交平台“糖原”,后因学业原因搁浅。此文可看作是对糖原开发缘由的说明。注释均为发表时所加。


如果一个人将他的青春年华加以好好利用的话,是能够取得不小的成就的。如果一个人在青春时期就能够得到思想上的正确引领和人格上的健全塑造的话,是能够培养出健康活泼的性格的。但是我们的青年学生死书读得太多了,还喜欢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个人空间里,结果不是心理阴暗扭曲就是自高自大。我是后者。固然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对一个人的社会意识起主导作用,但倘若能够更多地使我们接触新鲜的空气,或许也会有一些帮助。

日本的学生课余生活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有各种社团,有各种全国联赛,就算不参加这些,还可以去バイト1体验生活,增加社会经验。他们的一些学生,就算没有钱,卖身、负债也要去参加社团活动。2虽然这不值得提倡,但毕竟说明社团的兴盛。日本的学生十几岁就能作曲、用Vocaloid,学校里也有各种音乐社供他们参加。今天听到的有名气的日本乐坛新人,几乎全都是学生时期作曲出身。日本有各种学生体育联赛,赤木刚宪3不是想“全国制霸”么?如果没有联赛,他的“霸”怕也没有地方去“制”。日本确实是一个体育强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青少年时期人才的发掘。穷的学生没有钱参加社团,他们就打工,过半工半读的生活。很多学生因此在步入社会之前就已经建立了对社会的初步认识。日本的学生见识的世面远比我们要大。

我们没有他们那样的条件。我们全国学生每天埋头争那么一点大学名额,每天在学校花费十几个小时,连觉都睡不好,更不用说课余生活了。仅有的一点休息时间,几乎被用来看抖音、B站,看擦边女和男同小说;看的时候很潇洒,看完后却自责焦虑,情绪也坏了。学校也往往主张学生“息交以绝游”,社交活动越少越好,于是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这不能怪我们学生,是社会环境迫使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如果我们也有日本学生那样充裕的时间、充足的金钱,我们也必然会拥有更加丰富的生活。

现在我们既然无法改变社会的现状,不妨将仅有的一点休息时间好好地利用起来,少做一些为自己制造焦虑的事,多做一些对自身有提升和自己感兴趣的事,尽量让自己的生活不要沉溺在一潭死水中。因此我想,我们首先要有一个专为学生服务的平台。我们没有这样的平台,国外有很多学生论坛、网站,上面能够看到学生各种各样的活动。有关于学习的,读书分享的,玩游戏的,发表文章的,谈恋爱的,约聚会的,就算在家做一个宅男宅女,也可以发几句牢骚。多逛这样的论坛,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许还可以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也不会影响学习生活,只算是给紧张的自己开一个窗口吧。而且,增进同学间的了解,也有助于消除隔膜,改善改善当今校内学生尔虞我诈的乌烟瘴气,对于学生是一个自我净化。这就是我常说的,要想提高一个人的觉悟,读一万卷书,都不如亲身从社会实践、从身边的人去领会。学生虽不是一个阶级,但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应当团结一致。这样,在一个向上的环境中,每一个个体大约也会自觉向上的吧。

我曾尝试过办学生杂志,但后来证明这是不可行的。首先,杂志的门槛太高,想在上面发文,得认认真真去写。我们学生不是思想家和评论家,谁愿意天天花费几小时去写文呢?几行字就能说完的想法,谁会用一篇鸿文来表达呢?其次,杂志在时效性上太差了,排版、付印、运输、散发,没有几个月是出不来的。再次,杂志形式有限,彩图、视频与之无缘,也不能评论和点赞,没有社交属性。最后,杂志成本高,也没有多少人会买。现在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固然开发一个APP或网站要比排版一本杂志困难得多,但网络对于广大学生是最便捷的方式。决计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就必须要自己多流血汗,才能让别人少流血汗。因此创办一个学生网络平台是十分及时的,十分合理的。

2023年11月15日

  1. バイト,打工。 ↩︎
  2. 中村淳彦. 东京贫困女子[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3. 赤木刚宪,动画《灌篮高手》主要角色。 ↩︎
线粒体
线粒体

资深瞎折腾家

文章: 46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