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除了对自己的妈妈表达祝福外,我还想到周杰伦那首耳熟能详的《听妈妈的话》。这是我听的第一批流行歌曲之一,可以说,正是它们使我“开始喜欢上流行歌”,所以数年来,印象最为深刻。如今回想起来,这首歌曲作为一首歌曲,乃是充分体现了周杰伦天才的杰作。
这首歌的歌词,分行就是歌词,不分行就是散文。其中最天才的莫过于两段Verse,在这里我使用散文形式将其写出: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别人在玩游戏,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我说我要一台大大的飞机,但却得到一台旧旧录音机……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长大后你就会开始懂了这段话。长大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跑得比别人快、飞得比别人高。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大家唱的都是我写的歌。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有空就多多握握她的手,把手牵着一起梦游……
在你的未来,音乐是你的王牌。拿王牌谈个恋爱?——唉!我不想把你教坏。还是听妈妈的话吧,晚点再恋爱吧。我知道你未来的路,但妈比我更清楚。你会开始学其他同学在书包写东写西,但我建议最好写“妈妈我会用功读书”。“用功读书”怎么会从我嘴巴说出?不想你输,所以要叫你用功读书。妈妈织给你的毛衣你要好好地收着,因为母亲节到的时候,我要告诉她我还留着。对了,我会遇到周润发,所以你可以跟同学炫耀赌神未来是你爸爸。我找不到童年写的情书,你写完不要送人,因为过两天你会在操场上捡到。你会开始喜欢上流行歌,因为张学友开始准备唱吻别……
现在我们就可以抛去音乐性,单纯将其作为散文来分析。
首先,这个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为两种:表达情感的和表达道理的。显然,这两段歌词侧重的是表达一种道理。并且从风格上,采取了轻松诙谐的方式。有没有感情呢?是有的,但是感情所处的是一个比较克制的地位。这对于谈论亲情的歌曲是很少见的,因为大多数亲情歌曲,首先追求的是感情的饱满性,其次还往往追求基调的悲壮性;至于问及这种感情产生的缘由,那么往往无法给出回答。这首歌作了一个创新:
首先作者给出一个悬念:为什么别人都在玩,而妈妈却要求我学画画、背ABC?在流行歌曲歌词中,使用悬念是很少见的。这当然是一个重大问题,要谈到亲情就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亲情内核的伟大性和表现的残酷性的根本矛盾。作者在开篇先抛出这个问题,显现了他对亲情处于一种理性分析的立场,而不是一味地讴歌赞颂。随后他来了一句:“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长大后你就会开始懂了这段话。”那么这时候听众就不服气:为什么我长大后就懂了呢?听众一好奇,他才开始讲他后面的那些道理。这就造成一种效果:作者是在跟听众探讨一个问题,并且这个问题是我们关心的,而不是直接倾泻一种情绪或施加一种观念。
要探讨就要有逻辑,随后他像一群孩子中的大哥哥或者孩子王一样开始了他的论述:“长大后我开始明白……”言下之意,我是前辈,你们最好听我的。我当然要听他的,因为他是作为朋友在跟我讲一个道理,而不是作为长辈在跟我教育一个规则。至于他讲的对不对,那是另外一码事;他采取的态度首先是诚恳的,他讲的内容是“因为所以,科学道理”,所以我是愿意和他展开交流的。
随后他的演讲来到第二阶段:“在你的未来,音乐是你的王牌。拿王牌谈个恋爱?——唉!我不想把你教坏。……”有了王牌当然要谈恋爱,但是这时候作者早就预料到你要谈恋爱,所以他就讲你不要谈恋爱,因为这样会“把你教坏”。问题不在于我谈不谈恋爱,问题在于你居然知道我要谈恋爱,那说明你跟我有共同话题。然后他还预测我会“写东写西”,但是他建议我最好写“用功读书”——这时候他发出千古一问:“‘用功读书’怎么会从我嘴巴说出?”对呀!你这种人怎么会讲“用功读书”?说明你在反省自己——你这种人都要用功读书,那看来我也应该考虑用功读书——这时候跳脱出来一看:他竟然不知不觉就把我劝好了。然后他还预测我将来的一系列事件,就让我觉得这个人好厉害。这里的关键在于作者预设了一个角色,他是在跟这个角色对话,实际上就是小时候的作者。只要你把自己代入那个角色去思考,你会发现他说的确实令人服气。对于我来说,我不用代入,因为我就是这个角色这样的,所以我很容易就共鸣。
加上音乐性,配合治愈轻松的作曲和编曲,没有太多华丽的修饰,这首歌就这样实现了“大道至简”的音乐境界。
从头到尾作者都在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去循循善诱。表面上看似乎讲了很多大白话,其实这是哲学小品,这涉及到人怎样看待你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这更像是作者在自述自己的人生哲学,讲述他是怎样做事,这背后的道理是什么:“我觉得因为这样,所以那样”,而不是“你必须那样”。作为听众,你认同呢,你就认同;不认同呢,也无伤大雅,我讲得很真实、坦诚,你听了不生气,这就够了。打动自己的东西才能打动别人,我认为周杰伦的这首作品是实践了这一条观念的。我很少听到有流行歌曲以“表达自己”为核心目的,周杰伦后来的作品虽然有一些争议,但是这首《听妈妈的话》充分展现了一个有趣的灵魂。从古至今,凡是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伟大作品,几乎全部符合这一条根本原则。《听妈妈的话》虽然无法和这些伟大作品相提并论,但是在流行音乐中它应当属于天才的杰作。